作為一種與人們生活關聯度緊密的市場現象,人們對豬周期感知明顯,它主要表現為豬價的周期波動。
從農業農村部數據統計來看,2000年以來,出現了規律性很強的五輪豬周期價格波動,其規律是4年一輪。
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、博士王祖力在一次報告中曾提到,產能周期決定價格周期。根據國家統計局、農業農村部數據,當期能繁母豬存欄與滯后10個月后的豬價之間,存在較強的負相關關系。他判斷稱,如今正處于新一輪豬價周期的上升階段。
很顯然,豬周期難以避免,在經過“豬價下跌——大量淘汰母豬——生豬供應減少——豬價上漲——母豬存欄上漲——生豬供應增加——豬價下跌”的一次次循環,豬企的“心臟”也被鍛煉得日益強勁。
業內人士分析,此次,豬周期之所以會使得豬價在新周期開始即短期出現較大漲幅,是因為豬企虧損,導致生豬供應量減少,從四月份開始到現在,生豬價格已經上漲92%。從7月豬價的上漲幅度可以推測,三季度豬價或存在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。